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5月09日

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 左明玉 通讯员 王彬 报道

 

本报讯 我市将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积极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护好碧水蓝天。

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热电、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监管,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及企业错峰生产落实,开展工业窑炉专项整治,去年共启动9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对1181辆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编码登记,对119家加油站三级油气完成回收改造,对74台燃气锅炉进行低氮改造。将建筑工地纳入监管重点,去年对311家建筑工地进行监督检查,下达整改通知194份,约谈项目责任人15次,有效推进了环境改善。

打好水质保护攻坚战。我市科学划分城镇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设立265个水源地界碑、保护牌等,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检查,确保了各水源地安全。开展了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全面排查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截流、收集纳管。强化河流水体环境整治,对831个村生活污水进行调查,保障了群众生活环境。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我市还大力开展对危险废物的治理,对762家涉废单位发放危废转移联单8923份,转移危废约20.49万吨,去年共查处7起危废违法犯罪案件,有力保护了环境安全。对自然保护区实施整治攻坚战,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投资1187万元完成黛溪河西支河道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4平方公里,青龙山、于兹山破损山体修复进展顺利。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进行攻坚,实施小麦病虫害飞防14.1万亩,统防6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85.1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对93792户完成了农村旱厕改造。开展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加快顶峰热电、魏桥创业外排废水脱氟工程建设,12家纺织、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安装总氮自动监测设备15台,市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展顺利。95家畜禽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开展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整治攻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转正常,垃圾日入场量约700吨,日处理垃圾渗滤液达到260吨左右。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组织开展40余次联合执法,共查处违法行为24771起;查处货运车辆闯禁区违法行为310起;抽取油样品349批次,合格348批次。提前完成了进口固体废物专项整治攻坚。

一系列污染防治组合拳的实施,使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去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6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9天,同比增加19天,空气质量考核列滨州市第一。市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地表水水质考核列滨州市第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综合排名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