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25日

市农业农村局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 曲滨滨 通讯员 张迅雷 报道

 

本报讯 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市”目标要求,持续强化农产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检测,着力消除安全隐患,强化部门联动,不间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健全监管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市农业农村局以创建省级标准化监管机构为契机,全面推进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规范升级,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明集、韩店、码头、青阳、孙镇已创建完成,争取2年内全部创建完成。目前,县级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10人,镇街级配备监管人员74人,全市858个行政村均配备了村级监管员,初步形成县镇村三级监管网络。该局还积极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改革,新招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8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现已全部上岗。

严格产品监测,提高工作质效。为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该局为16个镇街统一配置了检测设备,统一开展人员技能培训,县、镇、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初步形成。目前,11个镇街建立了快速检测室,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投资10万元购买“瘦肉精”快速检测卡,对养殖、屠宰等环节开展全覆盖检测。今年以来,全市定量抽检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样品666个,合格率98.28%;检测牛、羊、猪尿样3908份,合格率99%。对检测出的不合格样品,第一时间开展追查,督促整改或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对抽检出问题较多的产品和区域重点跟进、监督抽检,严防不合格农产品流向餐桌。

强化投入品监管,净化市场环境。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办理农药经营备案476个产品、种子备案304次,为234家农资经营户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为4家办理了《限用农药经营许可证》,新发展农药连锁经营配送中心16家,实现农药经营备案全覆盖、无遗漏。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累计出动执法监管人员1000余人次,查处问题并整改19家,回复群众举报和12345热线50余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积极与公安部门联合,破获“瘦肉精”犯罪案件2起,移交公安部门私屠滥宰违法案件1件。

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目前,我市“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已达60个,涉及蔬菜、水果、食用菌、粮油、面粉、鸡蛋等各个领域。该局还大力推广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落实低毒、低残留农(兽)药补贴制度,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1个,全市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3.2万亩。同时对17家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取缔了生猪定点屠宰场15家,彻底解决了“一个锅头,一把刀”的原始手工屠宰模式。

实行安全监管追溯,推行合格证制度。市农业农村局上下联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其中县级平台1个、镇级平台16个,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全程监管机制。投资6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施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为种植户打印合格证提供社会化自助服务,实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零距离”、“云打印”。

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安全意识。今年以来累计组织镇(街道)监管人员、防疫员、生产主体、种养殖大户培训13场次,培训人员1000余人。先后在码头镇、明集镇等镇街开展了6次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共培训养殖户、屠宰人员580余人。同时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农资打假春雷行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行动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宣传公告3200余张,解答农户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60余人次,营造了广大农民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扎实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该局制定出台《邹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实施意见》,于2019年建成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建成了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构建了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积极落实国家生猪病死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与全市270余家规模养殖场、7家畜禽屠宰企业签订了无害化处理协议,2019年以来累计收集病死生猪2.1万头、鸭17.96万只、鸡10.6万只,共计6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