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27日
我市优化建设项目审批为发展聚势蓄能
□记者 耿悦 通讯员 刘娜 报道
本报讯 2020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审批有矩,服务无距”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推动“减材料”“并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强服务”,着力提高审批质效,累计办结项目审批事项1257件,促进了项目快速落地、健康发展。
减材料,推行告知承诺。取消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纸审查,实行质量承诺、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度。依据生态环境部《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0〕13号)和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鲁环发〔2020〕25号)文件精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18大类46小类行业,全面落实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累计告知承诺办理审批107件。
并环节,实施“并联审批”。创新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与土地批文合并办理,申请材料由12件减为7件,办理工作日由6个缩短为3个。出台《邹平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邹平市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部门整合成立项目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4个阶段,由发改、自然资源与规划、行政审批、住建等4个部门牵头。设置项目并联审批专区,协调4个牵头部门统一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制定统一的办事指南、申报表格,明确各阶段并联或并行办理事项和时限,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现每个阶段多个事项并联在同一时限内完成,总体压减办理环节23%,精简申报材料30%,较法定办理时限压缩73%。
优流程,创新“容缺受理”。对暂时没有取得但在一定时间内能补齐材料的办件申请给予“容缺受理”,让项目提前介入,“等待”的同时办理下一个审批环节,以“同步推进、合并计时”缩短多个环节办理时间。通过多个项目“容缺受理”的实践,总结形成了《邹平市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分批次梳理出可容缺受理事项共计85项,可容缺材料168件,明确了实施条件、容缺范围、办理程序、容错免责等4个方面,建成了长效机制。去年以来,已累计容缺受理事项412件,其中工程建设项目124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原来的平均150个工作日压减到最快20个工作日。
压时限,审批“全程网办”。2020年3月,疫情较为严重期间,运行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对涉及发改、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16个部门的106项工程建设领域相关事项完成梳理上网,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可实现全程进程追踪、网上审批、限时办理、在线发证,杜绝了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对项目审批的影响。截至目前,项目审批全部上网,共为356个工程建设项目线上办理了各类事项538件。
强服务,专班“主动跟进”。建立“扁平化工作专班”作战模式,一项目一专班,压缩决策层级,简化工作步骤,制定手续清单,明确办事流程,形成“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挂图作战”专班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成立重点项目专班66个,统筹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事项671个。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持续深化投资建设项目流程再造,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