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1月27日
砥砺奋进又一年 牢记使命再出发
——写在邹平市应急管理局挂牌两周年之际
本期话题
市应急局成立后,在执法检查、专项整治、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邹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人民,肩上有担当。
2019年1月15日,邹平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应急人按照“夯基础、控风险、严监管、除隐患、防事故、善处置”的工作总要求,围绕“三化三强,应急有方”机关品牌建设,突出抓好执法检查、专项整治、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宣传培训等工作,为邹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党建引领 锻造应急铁军
筑牢根基,深化主题教育内涵。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亮点。一是搭建学习平台,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读本,制做了宣传展板,开辟了学习园地,并以“邹平应急管理”公众号为平台,及时推送主题教育时政文章,强化干部队伍理论武装。二是丰富学习形式,倡导知行合一。在落实好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集体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党员争上微党课等教育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员教育网”“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串联”。三是带头以上率下,开展深入调研。领导干部带头,人人确定调研课题,制定调研计划,深入基层、企业,摸实情、找规律,写报告、做交流。四是传承红色文化,提升党性修养。先后组织党员到焦桥镇邹长中心县委成立纪念馆、西董街道大马峪村红色文旅基地等党性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业绩,凝心聚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五是警钟长鸣在心,夯实廉政防线。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夯实党员干部依法行政和廉洁勤政思想防线。
对标建设,规范提升组织生活。围绕“政治坚定、组织健全、队伍过硬、机制完善、服务优良、保障有力”总目标,推进落实机关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大力强化支部班子能力建设,推动机关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建立台账清单,细化责任落实。制定并实施党建工作台帐制度,细化党建工作清单,工作安排到日,责任细化到人,党建工作信息资料同步上传“灯塔党建在线”。二是强化梯队建设,做好纳新管理。制定和落实发展党员年度计划,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做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考察工作,年内吸收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并重。创新重温入党誓词、分批次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举办了庆“八一”退役军人座谈会,组织他们到由我局退役军人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大李村党建活动室和猕猴桃产业园进行参观学习,激励他们继续发扬纪律过硬、敢打硬仗的军人作风。
春风化雨,提升为民服务品质。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双报到”进社区、“双城同创”、文明共建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百千万提升工程”培育对象规范组织生活,开展“党员安全示范岗”争创活动。
齐抓共管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坚持以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防控事故为目标,以三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大隐患排查和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依法行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一是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尽职免责、失职追责”总要求。二是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印发《邹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各专业委员会职责》《邹平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督促“三个必须”落细落实。三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通知》,组织企业签订安全生产告知书和承诺书,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依法监管,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创新举措,丰富执法检查模式。一是严管重罚。采取“双随机”执法、明察暗访、突击夜查、异地执法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年内检查企业392家次,查出隐患1922项,立案82起,处罚金额187.39万元。二是创新“专家查隐患”模式。聘请3家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分别对危险化学品、工矿、工商贸等214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提供“个性化”安全技术服务。年内服务企业2752家次,消除隐患10167项。三是推进“执法+安责险+双重预防体系”模式。推进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从源头防控事故发生。年内共组织双体系建设专题培训10次,建成并运行双重预防体系企业293家、评估验收企业116家、建设提升企业57家,385家企业投保安责险378余万元,确保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全部可控在控能控。
突出重点,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一是持续推进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各级各部门组织专门力量,针对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和违法违规问题治理力度。二是集中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全市共派出检查组832个,检查企业单位1658家,查出安全隐患3939项,已整改隐患3686项,立案19家,关闭取缔2家,行政处罚10.2万元。三是开展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专项行动。年内派出检查组48个,检查企业单位268家,消除安全隐患461项。四是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严格程序,认真调查处理各类举报,年内受理各类举报36起,全部结案。
提升素质 构建宣教大格局
内强素质,营造机关浓厚学风。一是组织举办了应急管理系统执法业务培训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班;10月14日,在滨州市应急系统岗位练兵现场比武中,我市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二是利用“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山东应急在线学习”等平台,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业务专项培训,提升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
多点发力,大力弘扬安全文化。一是扎实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和“12.4”宪法宣传日等系列宣传活动;紧盯重点时期,开展防汛、森林防火、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防范宣传工作。二是与市融媒体联合录制播出应急安全新闻,播发公益广告和应急安全温馨提示。与此同时,利用“邹平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政策知识,发布重要信息的窗口,广泛持续普及各类应急安全常识。三是面向企业组织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核”,聘请专家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并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全员教育培训。
居安思危 筑牢应急安全屏障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原则,加强协商调度,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工作体系,努力提升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
多管齐下,构建防灾减灾救灾防线。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调整优化市减灾委员会组成单位和人员配置。二是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演练、微信答题测试等方式,提高灾害信息员业务能力,规范灾害灾情报送工作。三是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扎实开展防汛检查督查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四是扎实推进全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
使命在肩,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一是建章立制,认真做好一次性口罩、消毒液、帐篷及生活类等防控物资配送保障工作。二是“精准帮扶”助力复工复产。印发《告全市复工复产企业书》,督促复工企业开展网上专题培训,开展复工复产专项检查;组建专家技术服务队,指导346家企业科学制定复工安全生产方案,现场帮扶企业221家,督促356家企业10329人开展网上安全培训。
互联互通 应急有方保平安
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有效整合社会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建立高效互通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为科学救援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厉兵秣马,平战结合强化演练。制定下发了《邹平市2020年应急演练计划》,组织承办了滨州市地震山区滑坡综合演练、防汛抢险暨超标准洪水应急救援演练和煤气泄漏火灾事故应急演练,组织我市城镇燃气泄露应急演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各类演练1904次(场)。
统筹力量,完善基础装备设施。一是充实建设全市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7支,积极培育民间公益救援组织1支。其中,我市“9958”应急救援队“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二是配备相关急需应急装备,采购2000立方米救援排水车1辆及应急车、冲锋舟、无人机、布控球等375件应急物资,建设高标准停机坪2处。
智慧应急,提高信息保障水平。一是积极推进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将公安、林业、水利、地震、气象、消防、重点企业、大型商场等的预警系统进行融合,实现全市预警信息统一发布、信息共享,应急队伍统一指挥、应急物资统一调度的应急救援大格局。二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音视频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地震监测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地震视频会议系统的贯通,地震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上级部门。
新阶段、新征程,新使命。市应急局将继续统筹安全与发展,坚守底线,压实责任,加强协商,精准发力,加快提升各类灾害事故综合防范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民富市强新邹平贡献应急力量。
党组书记邓永刚带队,到企业调研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应急人逆风而行,迎难而上,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创新专家查隐患模式,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开展“双报到”活动。
深入开展应急知识“七进”活动,提升全民应急意识和避险能力。
平战结合,应急有方。组织举办煤气泄漏火灾事故应急演练。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