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04月09日

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我市社会文明建设成果综述

□记者 李婷婷 报道

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十三五”时期,我市深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深化乡村文明、城市文明、文明家庭,全市上下坚持用教育培育文明、用活动传播文明、用管理引导文明,逐步构建起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的生动创建局面。

乡村文明:风景这边独好

近日,记者在黄山街道“美丽庭院”示范户宋虎的庭院中看到,鲜花簇拥、葡萄架下宋虎和他的朋友喝茶、聊天,很是惬意。“美丽庭院”创建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明的体现。黄山街道创新工作方式,为其进行上门帮扶和指导,实现“美丽庭院”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截至目前,黄山街道已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518户,达到农村常住庭院户数的12%,

过去农民关心“有没有”“够不够”,现在则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盼望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盼望道德风尚更加文明,盼望社会治理更加有序。长期以来,我市下大气力抓乡村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我市深入实施“四五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创建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示范村10个,市级清洁村庄150个。投资30.5亿元,实施小城镇建设“百件实事”107项,推进供暖、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卫生厕所智能管护平台,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收官战。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试点建设,努力争创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市;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我市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实施重点项目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富民兴市增长点。发挥“鲁担惠农贷”作用,为农户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积极推进电商专业镇村建设,年内实现网络销售额20亿元。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年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300名,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城市文明: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液

城市文明,是城市一抹温暖的底色,联系着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其文明水平不仅直接关系着市民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我市以提升行业整体文明程度为目标,在推进行业文明创建过程中,规范行业行为,走实走深志愿服务。社会文明亮点纷呈,群众得到新实惠。

汽车站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窗口,为更好地宣传和服务广大市民,汽车站完成投资6.5万元,增加公益广告版面350平方米,增设文明引导员,为旅客创造了一个舒心的乘车环境;市应急审批局推行“接待群众热心、听取反映细心、提供帮助诚心、解答问题耐心、办理业务精心”的“五心”服务,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采取上门服务,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市国税局大力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相继推出了便民办税12条系列举措,前移和下放35个办税事项,增设个体税收服务、资料受理和专家咨询特色岗位;市博物馆把文明行为培训列入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讲解员、检票员等窗口岗位,积极举办业务培训,聘请专业老师进行礼仪、普通话的培训。同时,博物馆在馆区设立文明旅游提示牌,不定时发放文明旅游提示卡、宣传册,时刻提醒观众文明参观……

窗口行业是城市的“脸面”。全市突出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工作创新,推动各窗口行业打造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成为文明创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社区门诊、营业网点、小食品店、小宾馆、小理发店等“五小行业”,虽“小”却与民生息息相关,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在规范窗口行业的同时,全市对这些“小”行业进行了同步规范管理。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全市对“五小”行业进行了集中整治和规范升级,全市“五小”行业面貌焕然一新。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逢节假日,鹤伴豪庭社区“情暖夕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会带着洗洁精、洗衣液、衣物服等礼物去看望周边社区的独居老人。据了解,鹤伴豪庭社区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组建了文化、法律、便民服务等8支志愿服务队,每支志愿服务队有10到15位志愿者,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发地组织活动,深入周边社区开展基层党建关怀、环境清洁、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了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十三五”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志愿服务规模从小到大、人数从少到多、覆盖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全市已形成以行政志愿力量、社会志愿力量、农村党员志愿力量和群众互助服务力量为主体的四大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了志愿服务条块结合的组织架构和共建共享共赢的志愿服务大格局,开辟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云平台等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服务基地),在市范围内吸纳了2万多名志愿者,他们走上街头,深入社区、校园等公共场所,用实际行动传播社会正能量。“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和行动。

我市还对接群众需求“地气”,探索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日历,于每月月初向社会发布,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按日历有序开展。临池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汇演,市卫生健康局“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文明节约习惯”初心宣讲……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品牌、天天有活动”,文明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

文明新风浸润万家

近年来,魏桥镇东码头村陈爱云家庭多年来义务照顾邻居残疾女的事迹在省市县广为流传,被评选为山东省“最美家庭”;魏桥创业集团王昆家庭孝敬双亲及两位伯父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被评选为滨州市“最美家庭”;焦桥镇李兴龙家庭乐善好施的事迹感动邻里,被乡亲们推荐为邹平县“最美家庭”候选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阵地。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倡导家庭美德,提升家庭幸福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市妇联开展了“最美家庭”巡讲活动、家庭教育系列活动、“美丽庭院”等一系列活动,在推选典型的同时,也将这些典型人物和故事宣传到全社会,以“好家风、好家训”带动“好民风、好社风”,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和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