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27日

凝心聚力促发展 逐梦奋斗新征程

市人民法院奋力书写司法为民新答卷

通讯员 王帅 王新颖

2017年以来,市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坚强司法保障。五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61137件,办结61012件,同比上个五年分别上升83.97%、91.03%。

主动服务大局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五年来,审结涉恶、涉“保护伞”等案件16件,认定涉恶成员43人。法检“两长”同庭审理的夏某某等14人涉恶案,分别判处罪犯二十二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有力打击了黑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五年来,审结借款、买卖、租赁合同纠纷等各类商事案件10025件。设立金融法庭,组建破产专业审判团队,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2020年审理的西王集团司法和解案,受到时任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省法院院长张甲天同志的批示肯定,成功入选山东省2020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并在全省、全市法院相关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推广。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五年来,审结刑事案件2037件,判处罪犯2692人。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抢一盗”等暴力及侵财犯罪案件555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72件,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5件,涉疫犯罪案件6件,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五年来,审结各类行政案件440件。审结涉土地征收、治安处罚、社会保障等行政案件365件,集中审查土地违法、环保违法等非诉执行案件1339件。

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画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贫困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05万元,为困难企业和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2088万元。设立鹤伴山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环境资源黄河巡回法庭,集中审理涉环境资源案件54件,司法守护绿水青山,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成立消费维权巡回法庭,化解消费领域纠纷166件,助力群众放心消费。

坚持司法为民  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加强“庭所共建”,积极参与“无讼村居”创建,人民法庭工作先后被《人民法院报》、最高法院微信公众号深度报道,省法院院长张甲天同志、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同志作出批示肯定,人民法庭建设入选全省法院2021年度司法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精准高效执行护民生。五年来,办理各类执行案件28552件,执行到位金额78.3亿元,曝光限制高消费、失信人员7960人、发布悬赏公告138次,拘传1580人次,拘留682人次,移送拒执47人次,强制腾房、腾地33次,网上拍卖土地、房产、车辆等财产924次,成交额达1.43亿元。

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打破传统柜台式立案模式,改造升级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构建“指尖上”的智慧法院,司法服务从大厅现场服务向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转变,立案、交退费、送达、保全、鉴定等诉讼事务全部实行网上办理,民商事、行政案件网上立案率、网上交费率、网上查控率均达100%。

深度融入诉源治理。推动召开诉源治理联席会议,建立“万人成讼率”考评机制,向市委政法委通报信息6次,形成诉源治理工作合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集中宣传活动21次、巡回审判112场次,进社区、进村居提供法律咨询249场次。

强化民生权益司法保障。五年来,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8619件。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等家事案件1618件,审结工伤保险、劳动争议等案件662件,审结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等纠纷案件184件,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追求案结事了人和,坚持调解优先,民商事案件服判息诉率95.5%。疫情期间,主动参与联防联控,及时调整诉讼服务举措,大力推进网上诉讼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打造过硬队伍  筑牢法院发展根基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13个党支部全部建在庭上,院领导编入基层党支部,带头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05件,推出便民措施19项。

强化素质能力建设。组织干警参加《民法典》法官讲堂、“人民法院大讲堂”等专业培训106场次,提升干警履职能力。在上级法院开展的理论研讨、主题征文、典型案例和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活动中95人次获奖,李学勤、夏学光两名法官被滨州中院评为“四有法官”。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干警作风和法院形象明显改善,五年来收到当事人锦旗和表扬信223件。深入开展“以案三释”警示教育,高质高效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刀刃向内,全面查纠整改,推进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建设。

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能力水平现代化

创新开展“赋强公证”工作。2021年6月起,在金融审判领域首创“赋强公证”工作,成功化解金融纠纷180余件,涉及金额达4000余万元。该项目成功通过滨州市平安建设“星云计划”第二期创新项目评审。

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2020年起,牵头成立5个调解中心,公开遴选116名特邀调解员、11名行业调解员,优化配置5个速裁团队,速裁案件5051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13.34天。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2019年圆满完成内设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员额制改革,目前有员额法官46名。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6115件,占案件总量的10%。选任人民陪审员103名,形成专业审判与陪审相互补充的工作格局。

全面加强司法公开。拓展阳光司法纵深度,审判、执行流程信息公开率达100%,庭审直播案件6227件,公开裁判文书48294份,开展庭审观摩、“法院开放日”活动66次,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动态信息、以案释法、微提醒等各类信息3121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旁听庭审、见证执行134次,收集意见建议520条。

市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市人民法院组织召开西王集团和结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市人民法院开展集中执行专项行动。

 

加强执行宣传,营造执行高压态势。2021年12月30日,全年第46场集中执行行动由新华社、山东电视台并机直播,400余万网友见证执行现场,充分彰显了司法威慑力,提升了司法。

市人民法院举行任职及新入额法官宣誓仪式。

市人民法院法警队狠抓技能训练全面提升法警素质。

市人民法院组织全体司法警察集体宣誓。

市人民法院全体干警集中观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

市人民法院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

市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市人民法院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市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接续奋斗起航2022”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市人民法院组织集中执行过付活动,当事人向执行干警现场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