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07日

邹平市“攻坚2023”重点工作暨“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动员大会发言(摘登)

邹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构建“1+2+N”工作体系 推动人社工作攻坚突破

2023年,邹平市人社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创新构建“1+2+N”工作体系,坚持党建统领,强化“改革”“创新”两种思维,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工作中实现攻坚突破。

一、在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上实现攻坚突破。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一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30场次以上,根据上级部署,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提升公益性零工市场服务质效,保障好下岗失业人员、困难人员再就业。二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统筹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各类劳动者5000人次以上。三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用好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

二、在构建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上实现攻坚突破。一是推进全民参保。精准发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参保,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在96%以上,工伤保险参保率100%。二是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稳步提高养老金标准,强化政策落实,推行“适老化”服务和“静默认证”,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三是提升经办服务。继续在城乡科学配置服务网点,下沉高频事项,提升打造半小时服务圈。

三、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上实现攻坚突破。一是突出高端领军人才引领。做好“泰山”“渤海英才”等省市高层次人才申报和储备。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层次人才平台建设。二是叫响“选择邹平”引才品牌。在高校新设立2所以上引才工作站,开展招才引智活动12场次以上,至少举办2场规模以上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硕博优选”计划,引进不少于2500名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150名硕博士。三是增强高层次人才幸福感。充分释放人才新政红利,优化人才公寓入住和管理服务,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改革,实现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较大提升。

四、在构筑更加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上实现攻坚突破。一是做好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推进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推进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提高调解成功率、当期结案率,争创省级金牌调解组织。三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强化源头治理,创新实施300万以下工程“两备案一承诺”,建设“慧薪”农民工工资全流程智慧管理系统,走出“邹平路径”。

邹平市农业农村局

锚定现代农业强县目标全力攻坚

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市委“11269”工作部署,突出攻坚总基调,落细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持党建统领,打造三农铁军,以争创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攻坚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向上争项目、向下抓落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全省“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一、攻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做好“三篇文章”。做好耕地文章,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投资1.5亿元改造提升面积6万亩;全面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做好种子文章,投资600万元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建好四大对比实验基地,筛选良种良法,争创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做好机艺融合文章,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投资450万元,建设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15.6万亩,强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与空天院共建农业科技实践基地,打造智慧农业发展新标杆。

二、攻坚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实施“三个项目”。实施现代化肉牛养殖项目,投资5000万,建设肉牛栋舍7万平方米。实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连接点。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开展畜产品“利剑行动”,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三、攻坚产业发展,实施“三个工程”。瞄准产业兴旺这一核心,持续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落户邹平。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做优做强玉米深加工产业。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推动群众增收、集体增收。实施品牌兴农工程,抓实新“三品一标”创建,抓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农产品及加工产业品牌增值。

四、攻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三个创建”。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编制实施《邹平市乡村建设行动方案》。推进五星级村庄创建,统筹抓好清洁村庄、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工作,年内五星级村庄达到30%以上。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创建2个示范片区,打造30个省市县级美丽乡村。推进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立足好生花卉与铝木家居产业优势,投资6.2亿元实施21个项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邹平路径”。

五、攻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三项试点”。抓好省级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一体化推进10个具体项目,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抓好“1+4”土地经营试点,推广10万亩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50%。抓好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六、攻坚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打造“五支队伍”。打造一支“三农铁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实“过程党建”和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擦亮“初心红·为三农”党建服务品牌。打造一支农技推广队伍,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内实现农技人员培训全覆盖。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人以上,增强农民增收能力。打造一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认定县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家以上,结实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一支高端专家人才队伍,引联并举,加强和中科院空天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智库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高新街道

掀起大干项目新热潮

2023年,高新街道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攻坚突破”主基调,以“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服务经开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辖区群众生产生活”为总要求,凝心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聚力为我市重点工作攻坚突破贡献高新力量、作出高新贡献。

一、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实现产业攻坚新突破

发挥全市经济建设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围绕做大总量、引育增量、提升质量“三量并举”,为产业发展蓄强势、赋新能。

(一)掀起“大干项目”新热潮。抓好总投资25亿元的1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创新精密10万吨铝合金电子型材项目、恒嘉新材料1.5万吨纳米氢氧化铝、万创金属3万吨节能环保铝管等新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力争新增产值30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固定资产、技改、财税收入等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发起“招商引资”强攻势。牢固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理念,立足以商招商、产业招商,推进创新再生资源废旧铝合金前处理、弘亚铝业18万吨铝合金材料扩建等项目落地,预计年内完成项目引资8.8亿元。

(三)培育“绿色低碳”增长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加快推进创新集团暖祥新能源屋顶50MW分布式光伏发电、礼德32万吨光伏新能源发电系统铝合金材料、乾正数控1000套门窗设备等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9亿元,助力产业升级、节能降耗,争当绿色发展、低碳引领的赛道领跑者。

二、聚焦聚力要素保障,夯实服务发展硬支撑

高新街道将抢抓工业新区规划建设的有利机遇,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要素洼地,为项目建设奠定前提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一)开拓空间,强化保障。着眼土地要素配置,围绕工业新区规划,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实施挂图作战,确保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佳成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备足可用土地空间,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二)完善配套,优化环境。推进月河一路、月河三路、会仙四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完善辖区供水排水、热力、燃气管网等配套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基础承载力。

(三)健全机制,贴心服务。着眼服务流程再造,健全项目帮包、驻企服务工作机制,制定“一个服务方案、一张时间推进表、一份问题责任清单”的“三个一”工作措施,深化政银企精准对接服务。

三、抓牢抓实过程党建,凝聚实干争先新动能

坚持以贯彻落实过程党建为引领,突出大干、实干、苦干导向,抓好队伍建设,全面凝聚攻坚克难精气神、干事创业正能量。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借“攻坚之年”形成“攻坚之势”,锻造一支可堪重用、善作善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聚焦民生共建共享,聚力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卫生健康惠民、社会保障增效、社区建设提速等工程,均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落实“悦礼·向阳花”6个子项目实践活动,办好“全民健身”、“全民阅读”、“戏曲进乡村”等主题活动,开展社区艺术节、广场舞大赛、孔子学堂等特色活动,叫响“幸福高新”旅游采摘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