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07日

明集镇

“孝善食堂”开启“共富增收”新模式

□记者 张明军 通讯员 李蓓蓓 报道

“村里给我们饭卡充了钱,来这里刷一下卡,就能享受到热乎乎的饭菜,吃得比家里还要好。”明集镇王少唐村老人王乃河笑得合不拢嘴。

上午10:30开始,老人陆续来到“孝善食堂”,到餐台“刷卡”后围坐在餐桌旁拉起了家常。不一会儿,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将“套餐”端上了餐桌,老人们边吃边聊、不亦乐乎。“村里的老人,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较多,子女大多不在身边,他们怎么‘吃好饭’成了问题。”王少唐村党支部书记赵向阳告诉记者。2022年5月,由村党支部牵头,筹建村级“孝善食堂”,解决村内70岁以上老人的午间就餐问题。食堂占地240平方米,环境干净整洁,饭菜美味可口,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在食堂运营模式上做做‘文章’,才能保证食堂更好地运营。”今年春节刚过,赵向阳又在食堂经营模式上动起了脑筋。最终由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研究,经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决定依托“孝善食堂”打造实体强村建设项目,增加集体收入。食堂吸纳有餐饮经营能力的村民入股共同经营,在满足本村90余名老人就餐需求的同时,适度对外开放,由于菜品丰富、定价公道,吸引了不少周边村民来就餐,预计年内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余元。同时,为充分发挥杠杆撬动作用,食堂所需的食材多从周边农户、合作社、超市采购,既保证了食材质量,又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自此,王少唐村“孝善食堂”正式开启了“共富增收”的新模式。

在食堂运营成本上,王少唐村也是“精打细算”。每天上午,村两委、党员、公益岗忙完手头的工作,便来到食堂义务当起了“服务员”,择菜、上菜、刷碗,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每天组织3人轮流‘上班’,按照每人1500元的工资计算,我们每月至少节省了4500元的人工成本。”赵向阳细心地算着成本账。

为进一步规范食堂管理和运营,王少唐村还组织村内党员到各村学习“孝善食堂”建设运营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给自己“量身定做”,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有效确保食堂建设稳步推进、长期可持续运营,真正打造成为推动村集体、村民增收致富的“共富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