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2日
全民读《尚书》
秦朝大儒伏生是滨州邹平人,其主要事迹是保护、传承了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人称“《尚书》再造”。伏生被尊为“伏圣人”。
《尚书》不是沉睡的文物,而是穿越数千年时光流淌至今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在全市“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挖掘“伏生”这一宝贵地方文化资源,深入学习、理解《尚书》的重要价值、思想精髓及当下意义,对打造邹平特色文化品牌,提升邹平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
“中国伏生诗会”已连年举办五届,2023年8月将在邹平举办第六届。诗会宗旨是:“以诗歌的名义,致敬伏生,致敬文化担当精神,致敬中华精神血脉”。为给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注入厚重文化内涵,在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尚书》研究专家、国际《尚书》学会会长、央视《典籍里的中国 尚书》首席学术顾问钱宗武先生大力支持下,中共邹平市委宣传部、邹平市融媒体中心、韩店镇人民政府、国际《尚书》学会邹平分会分期推出《尚书》名句赏析,共60条。
恢弘至道,让我们从走进《尚书》开始吧!
10.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出处:《虞书·大禹谟》。
译文:帝德应当善治政事,政事就是教养民众。
解读:《大禹谟》是圣君贤臣的议政实录,充满远古丰富的政治智慧。美好的政治要求为政者必须具备美好的品德,而治理政事的主要内容在于教养百姓。政治善恶与为政者德行息息相关,政治事务与百姓生活休戚与共。国以民为本,政以德为要。德治天下,国泰民安。德政,是儒家心心念念的政治理想。《论语·为政》有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出处:《虞书·大禹谟》。
译文:金、木、水、火、土、谷六种生活资料应当得到治理,正德、利用、厚生三种政事应当相互配合。
解读:为政者如何治政?一方面要注重自然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治理和生产。另一方面要注重“正身之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要勤俭,将钱财用于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轻徭薄役,使人们丰衣足食。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大事的协调运行,乃平治天下的首要谋略。现代汉语成语“利用厚生”,形容充分发挥物质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