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9日
全民读《尚书》
秦朝大儒伏生是滨州邹平人,其主要事迹是保护、传承了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人称“《尚书》再造”。伏生被尊为“伏圣人”。
《尚书》不是沉睡的文物,而是穿越数千年时光流淌至今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在全市“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挖掘“伏生”这一宝贵地方文化资源,深入学习、理解《尚书》的重要价值、思想精髓及当下意义,对打造邹平特色文化品牌,提升邹平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
“中国伏生诗会”已连年举办五届,2023年8月将在邹平举办第六届。诗会宗旨是:“以诗歌的名义,致敬伏生,致敬文化担当精神,致敬中华精神血脉”。为给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注入厚重文化内涵,在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尚书》研究专家、国际《尚书》学会会长、央视《典籍里的中国 尚书》首席学术顾问钱宗武先生大力支持下,中共邹平市委宣传部、邹平市融媒体中心、韩店镇人民政府、国际《尚书》学会邹平分会分期推出《尚书》名句赏析,共60条。
恢弘至道,让我们从走进《尚书》开始吧!
16.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出处:《虞书·大禹谟》。
译文:你不自以为贤,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贤;你不夸功,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
解读:《尚书》这句名言已演变为现代汉语成语“不矜不伐”,指不自夸,不自大。“不矜不伐”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而且也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许在一种特定的时期是决定国家安危的大智慧;对于一个人而言,也许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是决定生存的大智慧。“不矜不伐”就是老子提倡的“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7.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出处:《虞书·大禹谟》。
译文:人心动荡危险,道心精微难查,必须精诚专一,不折不扣地保持中道。
解读:这十六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尧把帝位传给舜,而后舜又把帝位传给禹,三圣传授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寓意深刻,影响深远。后世称为“虞廷十六字诀”,又被称为“十六字心传”,是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庞大学术体系的理论基础。《大禹谟》的“永执厥中”还第一次提出了“中”这个哲学命题和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