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30日
凝心聚力 务实笃行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高品质“黄河福地”新码头
2023年,码头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邹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邹平市委“11269”工作思路,聚力攻坚“九大工程”30项行动,码头镇实施“1383”工程,聚焦50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强基固本 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依托“全面规范年”主题行动,组织擂台比武2期,开展书记论坛14期、“乡村振兴 书记有约”座谈2期。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实施跨村联建,组建“共富联盟”10个,涉及村党组织40个;争取上级贴息贷款额度700余万元,金蝉、圣女果、山药、韭菜等联盟产业项目运转良好初见成效;充分发挥红领导师作用,利用工作队100万元扶持资金,打造圣女果高标准大棚6个;擦亮金码良田联合社品牌,土地托管面积累计达到2.8万亩,化肥代购2.8万袋,为农户节省成本约1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约40余万元;结合码头村庄布局实际,以胡同为单位,优先将无职党员、村民代表等推选为“胡同长”,按照“十带头、五必到、五必访”和创建“六好”目标,与12345热线、人居环境、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激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以民为本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持续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数49990份,建档率91.99%;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活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效能。打造“金码速办”便民服务品牌,推动落实各类群众事项达1.7万余件;78个村建设便民服务站,18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挖掘黄河文化,成功举办山东滨州邹平第三届“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半程马拉松赛,“黄河一脉”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暨邹平市纪念双拥运动主题书画展、邹平市黄河大集春节季暨2023年邹平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大型活动,群众反响热烈;建成码头“红色黄河精神”教育基地、张实杰将军纪念展室,红色文化鲜明底色进一步彰显。通过联合执法、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取缔散乱污企业2家;圆满完成秸秆禁烧工作,搭建24小时值守监测点45处,消除隐患苗头30余起;完成3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对部分富营养水体投放水葫芦等水生植物3000余株,改善局部水质。
精准服务 经济形势回稳向好
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75.7%;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同比增长7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万元,同比增长238%;招商引资2.8亿元;签约项目3个,协议资金12.2亿元,到位2亿元,精品咖啡、德晟新材、双飞科创研发基地有序推进。积极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坚持边清查、边纳统,全面摸排规下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完成规上纳统10家企业,实现加油站全覆盖纳统;抓好“大个体”升规纳统,加强与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对“准四上”企业跟踪监测,安排助企服务员专门对接,明确纳统、培育措施,实现年度工作目标。用心打造“金码助企”服务品牌,“三专”服务8家规上企业,召开政企交流座谈会3次,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谋划发展思路,帮助企业解决用电、排水渠疏通等痛难点问题11个,让企业感受到政策“厚度”和政府“温度”。
因地制宜 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2023年,夏收小麦收割面积11.19万亩,夏玉米播种面积10.9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79.6亩,大豆纯作面积3618亩;秋收纯作玉米10.9万亩,收获纯作大豆3618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79.6亩,秋种小麦11.19万亩。李坡韭菜、前安金蝉、炭刘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品质持续提升,“金码优品”品牌化经营进一步加强;依托十里荷塘、百年枣园等特色资源,“韭香李坡”“金蝉采摘”等特色活动相继开展,大力开展乡村休闲旅游,码头镇特色产业知名度持续扩大,进一步带动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张桥拦沙闸、引黄闸,7.8公里滩区道路提升硬化工程全部完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协调完成黄河张桥引黄闸工程增设临泵站调水工程建设,积极协调水利和河务主管部门,争取放水指标,引用农田灌溉黄河水1000万方,麦田普浇两遍水。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处理巡河事件27件;及时制止清理沿途发现的垃圾、“四乱”等现象,清除河湖“四乱”问题13处,河湖面貌持续改善。2023年,邹平韭久好特色产业种植示范园成功申报滨州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大寨韭菜种植棚建设项目完成入库(邹平市县级项目库)。炭刘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家专业合作社申报为邹平市级示范合作社;冉瑞家庭农场等3家家庭农场申报为邹平市级家庭农场;金码良田联合社申报为邹平市级农业生产性服务示范组织;延东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家专业合作社申报为滨州市级示范合作社;赵家村申报为山东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锦瑞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唐兴福被评为第十届齐鲁乡村之星。
稳字当头 筑牢风险防范底线
2023年,化解疑难重点案件5件,无进京登记访。投资80余万元,对40个村监控探头和线路、存储器等进行了维护,出图率达86.76%,极大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积极开展风险稳控评估,共开展村级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评估16件,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强禁毒管理,开展罂粟踏查4000余次,实现罂粟零种植,并对5家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企业建立工作台帐定期走访摸底检查,确保易制毒化工原料使用规范。开展安全生产集中行动10余次;违规电气焊专项整治活动中派出检查组8个,排查隐患6条;有限空间专项治理行动中排查隐患4条;投入2万余元聘请安全专家进行帮扶服务,指导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整改,累计检查16家次,排查隐患127条,全部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