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30日
黛溪街道:推动老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黛溪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11269”工作思路,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动力,紧紧团结依靠全街道广大党员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强势攻坚产业提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共享、发展安全等重点领域,团结带领全街道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奋楫争先
这一年,我们承压前行、披荆斩棘,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3年全年财政总收入5.14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28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5亿元,招商引资完成7.2亿元,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中小企业6000余家,个体工商业户突破1万家,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这一年,我们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城市更新步伐稳健。黛溪家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投资1200万元对黛溪河城区段进行提升改造,铺设防渗层10.6万平方米,更换、维修路灯400余盏。总投资4.8亿、涉及190个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完工,进一步提升了老城区宜居品质。加速实施城市供热三年提升行动,完成80个小区的集中供热改造,惠及群众10299户。投资5260万元对黛溪三路、黛溪五路等8条道路及周边进行提升改造,切实改善老城区面貌。完成雨污分流工程、内涝治理及二次供水工程,补齐老城区治水短板。
这一年,我们汇聚力量、守正创新,基层治理展现新貌。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家庭户”四级联动体系,在9个社区的210个小区实现党支部和业委会全覆盖,将党支部延伸到城市基层治理一线。打造红色阵地。打造小区党支部阵地82处,创建“七化三好”党建引领示范小区10个,高标准打造宏苑小区和人行生活区“红立方”党群服务站,推动阵地迭代升级。建强治理队伍。开展“榜样在身边”评选活动,推动评先树优,表彰优秀小区党支部书记104人、楼栋红管家175人、志愿者479人、“红色合伙人”队伍12支。
这一年,我们暖心惠民、传递爱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和“暖心惠民”走访活动,动员街道、社区、小区多方力量深入小区走访调查,解决问题860余件。对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集中化解,确保开发区小区、体委小区等19个小区达到办证条件,惠及千家万户。抓牢社会兜底保障,持续提高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的覆盖面及救助金额,最大程度的帮扶救助因病因灾致贫的群众,全年发放低保及特困资金263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关注重点困境儿童,提高群众对社会帮扶的政策的知晓度,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儿童得到帮助,保护未成年儿童身心健康。建设养老工程,街道建设3家大型养老机构,惠及300多名老人,建设老年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关注老人幸福生活,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家庭式管理服务,使老人老有所成、爱有所护。
这一年,我们坚守初心、美化家园,城乡环境整洁温馨。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城乡环卫一体化专项整治活动,在22个村建设垃圾分类亭29处,配备垃圾收集车28辆,更换垃圾桶1400余个,全面提升环卫水平。扎实开展“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清查合同2305份,涉及金额3.38亿元。大力推进“实体强村2.0”工程,因地制宜拓宽各村发展新路子,各村确定共富项目23项,明确增收路径,目前26个村集体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73%。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打造完成省级示范村2个、滨州市级示范村3个、县级示范村5个,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这一年,我们齐心协力、创新不止,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紧跟时代潮流,以变应变、动态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一村一年一场戏”60余场;创立“‘黛’你赶集”“小鬼当家”“遇见有你”“你好街坊”等一批“公益集市”特色主题,举办“公益集市”活动72场,涵盖辖区167余个小区,服务居民1.8万余人次,实现“小集市”助力“大民生”;借助传统文化节日,开展“邀请月亮来地球”、“聆听·秋日时光”音乐节、中秋“百家宴”、“巧手做花灯玉兔迎中秋”、“巧手蒸花馍共度重阳节”等特色邻里文化活动51场,成立文体队伍22支、志愿服务队伍20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53场次,做到真正将文化工程送到群众“心坎”上。
2024年突破提升
聚焦扩量提质,在提升经济发展上突破提升。坚定不移强保障。全力保障好现有企业,配齐配强驻企服务员队伍,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收集企业关切问题,一企一策,跟踪服务。助推星宇塑料助剂环保技改升级项目、众淼新能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项目、华都炭素30万吨/年炭基材料提质升级项目等一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各项经济指标触底反弹。
全力以赴抓招商。推动滕家片区由规划到实地建设上来,充分释放滕家片区资源优势,加快标准化厂房等园区配套建设,助推聚成铝业年产3万吨高纯精细氧化铝新材料、2万吨电容白刚玉材料等一批涉铝企业落地,同时吸引产业链配套企业来黛溪投资兴业。打造产业链完善的现代化、智慧化涉农产业平台。
千方百计促消费。围绕圣豪购物中心、银座商城等商圈,积极导入更多高端商业项目、品牌首店,不断提升热点商圈业态能级和服务品质,增强消费吸引力。培育壮大夜市经济、广场经济等消费集聚区。利用老西门文旅项目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加快发展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消费新模式,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聚焦群众关切,在保障改善民生上突破提升。拓展更多元的就业渠道。对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求,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工作,切实保障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增进更普惠的民生保障。全面落实社保惠民政策,持续推进全民参保,确保全街道常住人口参保覆盖率达98%以上。加快提升社会救助能力,保障兜底性民生,努力构建更为完善的弱势群体关爱帮扶体系。关爱“一老一小”,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涵育家庭文明新风尚。
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抓牢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中兴幼儿园建设项目,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总投资1.63亿元、可容纳69个教学班的黛溪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缓解老城区西部片区学位较为紧张的局面。持续抓好总投资2.3亿元、可提供670余张床位的黛溪医养项目二期建设,增加优质养老资源供给。利用三八街原县工商局办公楼,高标准打造街道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极大方便群众办事。
聚焦融合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上突破提升。以更高品质推动农业增效。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专项治理。聚力建设“共富农场”“共富工厂”“共富市场”,做大做强村集体收入,确保村集体收入50万以上的村达21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以更实举措推动乡村增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公路、电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完成生活垃圾分类亭建设9个,持续巩固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实现村庄绿化美化水平提档升级。
以更高标准倡树文明新风。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耕读联盟”和文化广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倡树本土道德模范,传承弘扬文明之风。
聚焦品质提升,在彰显老城新颜上突破提升。完善黛溪家园周边路网后续工作的建设,加快推进溪河三路黄山一路至黄山三路段、醴泉三路北段、两处口袋公园的建设准备工作。配合水务局,实施涉及17个小区的内涝治理及二次供水工程,补齐老城区治水短板。加快推进医养公寓二期、工业邻里西片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以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黛溪家园分房工作启动仪式。
黛溪商会”开放合作,发展共赢“座谈会。
黛溪家园项目完工并完成分房工作。
2023邹平市党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走进黛溪街道华明炭素。
开展“暖心惠民”常态化走访工作。
黛溪街道老西门文旅项目电视剧《河水井水》启动。
雨污管网升级改造工程。
人行道改造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