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19日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看小杨堤村廿年嬗变

□记者 左明玉 通讯员 成丽琦 报道

本报讯 从集体上访的“乱村”到户户平安、人人文明的和谐村,从靠地吃饭的农业村到固定资产上亿元的现代工业村,从环境脏乱到社区花园村,黄山街道小杨堤村用二十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村级发展巨变之路。如今,农民富、产业旺、农村美的新时代乡村美好图景正在小杨堤村展现,小康梦想照进了小杨堤村人的现实生活。

二十年久久为功。嬗变的背后,是村党支部书记成利带领村“两委”班子的治村智慧之变。

抓班子带队伍,一颗公心换民心

小杨堤村位于邹周路中段,属于典型的城郊结合村,村民思想活跃。2003年4月,因齐星铁路货场建设,该村土地被征用,由于征地款分配引发了村级矛盾,群众多次集体越级上访,村两委班子瘫痪,工作无法开展。临危受命,2003年10月,经营企业的成利被上级党委任命,出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要自己发家致富,我绝不会来当这个支书。既然干了,我就一个目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上任第一天开始,成利给了群众承诺,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征地拆迁被视作“天下第一难事”。面对“人人眼红”的征地款和陷入困局的工作“烂摊子”,成利坚定一个想法:“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他认定“打铁先需自身硬”,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他多次召开会议,分析找出原两委班子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症下药,整顿提升党组织阵地,全面强化村党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随后,带领村班子对征地款进行合法合理分配;对村内所有耕地进行重新丈量、分配;清缴所有欠村集体承包费,有的承包费所欠年限已达10年之久,只要手续完备、有凭有据,一律不留死账。一系列管理“组合拳”打出来,村班子健全了,党支部阵地强大了,村级管理机制理顺了,小杨堤村发展渐入正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看到村班子是真心为老百姓干事,工作就好干了。”和成利一同进入村两委的成林、王红霞一直跟他工作,对书记管理上的“秉公办事、言行一致”感触最深。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小杨堤村以成利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说了算、定了干,凡事坚持走群众路线,村里不管大事小情,一律民主、公开、透明,把群众意见放在第一位,人人成为财务和村务监督员,群众心里亮堂了,信任村班子,一切工作迎刃而解,小杨堤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的根本转变。2009年6月,成利以滨州市第一的成绩成功考录公务员,鉴于村里群众的坚决要求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考量,他继续兼任小杨堤村党支部书记。自2003年至今,小杨堤村支部两委成员连选连任,每届都是高票当选,在群众中树起威信的村班子真正成了全村发展的主心骨、定盘星。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文明村、全市文明村、全市百强村、滨州市园林式居住小区、滨州市森林村居等荣誉成为这个班子带领全村一路走来的生动注脚。

上项目强经济,善抓机遇者善赢

班子强,民心顺,村班子敢担当、带民致富的“腰杆”更硬了。村务工作步入正轨后,成利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紧靠邹周路的区位便利,从2004年开始,先后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到烟台南山村、江苏华西村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参观学习,引导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结合村里实际采用出租承包的方式“筑巢引凤”,先后吸引山东九州阿丽贝防腐设备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5家优质企业入驻,带领全村走出了一条招商引资、“靠路生财”的经济强村路子,仅此一举,村集体每年就可增加收入150余万元,部分村民还从“农民”摇身变成了“产业工人”和个体加工户,实现了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善抓机遇者善赢。随着齐星铁路货场的建成启用,成利多年从商练就的敏锐直觉,让他给村里找准了发展商机。他带领村班子审时度势,及时和铁路货场签订长期劳务输出服务合同,全村70多人在货场从事装卸、运输工作,村里20余户人家购买了大型运输车,成立了大型运输车队,成了响当当的运输专业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经村民议事会决议,小杨堤村在原有旧村的基础上依次推进,历时9年完成旧村改造,顺利完成了“仁和花苑”公寓建设,776名村民全部搬进了设施齐全的新楼房,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搬迁过程公开、民主、透明,人性化,期间无一例信访案例。随着旧村改造的完成和全村第三产业发展,成利带领村两委将剩余土地全部收归村集体,并流转给本村的3家土地承包大户,成功实现全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群众摆脱了拿着扫帚铁锨上楼的尴尬局面,为全村三产再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顺民意办实事,为民谋利筑根基

“致富路上不落一人,发展成果也要普惠各人”,这是成利常和村民说的,村民们说,这些年成利书记也是这么做的。

把顺应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作为最大民意,成利带领村两委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事入手,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投资30万元,在村里新建高标准卫生服务站一处,村民出门就可就医;投资10万元建立了现代化超市一处,百姓出门即可购物;先后投资90余万元对村庄主干道进行重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成立10人专业保洁队伍负责村环境卫生维护;2006年,总投资100余万元的小杨堤村文化广场正式投入使用,文化广场设综合办公楼一处,老年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各类功能室一应俱全,同时还建有篮球场、门球场、健身路径等文化活动场所,村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文化生活。2011年5月,投资600余万元、可容纳189人入住的高规格、无障碍的高标准村级老年公寓正式投入使用,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管理完全按照民政部门“五统一”要求,室内纯净水、太阳能集中供热、电梯、中央空调、液晶电视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实现拎包入住、集体供养。高标准建成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立以党员为核心、退伍军人为骨干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凡满60周岁老人每月发放500元零花钱,8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村里给200元礼金外加一个大蛋糕,村里考入大学的孩子发放300—1000元奖学金,小杨堤群众的、幸福感“爆棚”。

从2017年开始,村里又先后完成“盛世仁和”三座高层及配套设施及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园林式居住小区成为周边群众出行游玩的“打卡地”。抓住乡村振兴的时代利好,2021年,总投资近8亿元的“仁和里”商住综合体项目强势开盘并顺利推进,整个项目建成运营后,“景区式社区”将成为邹平一处地标性建筑,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经济增加2000余万元,这一项目将小杨堤村“实体强村”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项目投入运营后,全村社区常住人口将达到5000余人。

园林式村容村貌,向美向善的村风民风,越来越多的住户成为小杨堤村的“编外居民”。面对社区治理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从2022年开始,成利带领村两委创新性开展“荣誉村民”制度,在该村购房的外来人员,在经济建设、文化生活、乡风民风等各项村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德行、才能、声望、口碑等方面得到群众高度认可,满足这些条件后,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严格评选流程后,外来居民都有机会当选为“荣誉村民”。目前,已有10位住户成为小杨堤村“荣誉村民”,他们和村里的原住居民一样,参与村里的每月卫生检查,年底一并进行评比、接受表彰,这些荣誉村民也纷纷充分发挥各自岗位优势,积极为该村发展献智献策,从被管理者转身为乡村治理的主动参与者,这一举措成为小杨堤村新时期创新社区管理的又一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