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19日
全面突破九大工程 建设富强文明新邹平
邹平市审计局
纲举目张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本报通讯员 报道
本报讯 2024 年,邹平市审计局将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践行“11269”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决战决胜 2024”,紧密结合“九大工程”及我市实际,纲举目张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邹平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重点抓好以下5 方面工作:
持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为进一步实现审计促进财政提质增效,聚焦维护预算法定、推进财政治理、防范债务风险,加强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推动落实“过紧日子”常态化要求,把国家的“钱袋子”看住、看好、看出效益。精心做好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科技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 3 个市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做到服务大局、常审常新。
稳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立项到结果反馈的全过程重构,紧盯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推动领导干部认真履职、规范用权。对长山镇、九户镇、孙镇、教育和体育局、科技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 10 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结合长山镇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着力揭示财政财务风险、金融风险、廉政风险等,促进领导干部有效作为。
大力推进政府投资审计。以投资 1000 万元以上的公共工程项目为重点,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确保质量”的原则,在持续做好鲁中职业学院综合实训基地(抱印学校)、集中供暖改造提升工程、园林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审计等 55 个项目审计的同时,2024 年,对邹平新建高中项目、2022 年邹平城区供热提升改造项目、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干流邹平段)3 个工程项目结算复核,经济开发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邹平市美丽河湖示范项目、新月河防洪排涝及拦水堰改造工程等 3 个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审计,并适时跟进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程。
扎实做好专项审计调查。结合教育和体育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实施邹平市教育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及政策执行、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智慧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等内容,调查了解 2021 年至 2023年我市教育政策落实方面的情况,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促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加强审计整改。围绕“审计一个单位、整改一个单位、规范一个行业、发展一方经济”持续深化审计整改,扛牢督促检查整改政治责任,抓实全口径、全周期管理,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工作格局,做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做到整改到位、处理到位、问责到位,推动实现审计“上下篇文章”全面对接。
邹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持续营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
□本报通讯员 报道
本报讯 2024 年邹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1269”的工作部署,全面进入突破提升“九大工程”工作状态,按照“1+2+N”的工作思路(把准 1 个方向,强化 2个保障,突破提升 N 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简流程、提速度、暖服务,创优“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持续擦亮“滨周到·邹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把准 1 个方向。坚守人民立场,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担当意识,合作意识。突出“有解”思维,围绕“突破提升”主旋律,完善问题解决机制。坚定“审批有矩,服务无距”工作理念,打造“风清、气顺、劲足”服务队伍。
强化 2 项保障。将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凝聚监督合力,打好强基固
本“组合拳”。
以内部约束增强风险事项控制。通过做实日常监督,用好个人事项报告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第一种形态制度、及时表扬制度等四个制度,常态化、精准化、规范化运用内部控制,提升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实效。
以外部监督促进作风廉政建设。持续优化作风建设,锲而不舍提思想、转作风、严纪律,做好各项考核、纪检审计、群众服务三项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走在前列。
突破提升 N 项工作。聚焦精准服务,强化担当意识,着力在优化营商环境
上求突破。加力提速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牢固树立“时刻为项目服务”理念,按照“保姆式”服务的要求,一切为企业服务,一切为项目让路,有的放矢解决报批过程中的问题,认真做好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积极打造定制化、精准化服务模式,为全市重点项目配备“一对一”项目管家,项目审批时间缩短到最快 15 天以内,助力企业群众办成事。不断拓展“一辆车办审批”服务半径,增加商事登记类、市场准入类、社会事务类部分业务内容,丰富办事的环境,提升办事的效率。
聚焦审批改革,强化有效措施,着力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对标青岛、济南等地,紧盯制度创新这个“牛鼻子”,培育打造像“民说民评”“一辆车办审批”等更多走在省市前列的改革经验。全面推进“四减两提”改革,依托数据归集和共享,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提升行政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不断完善“民说民评”机制,2024 年至少开展 12 期“民说民评”恳谈会。探索建立强制退出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展除名标记或者强制注销,做好摸底排查、规范退出流程,畅通救济途经,推动低效无效市场主体依法有序退出。
聚焦便民利民,强化协同合作,着力在提升服务效能上求突破。加强业务协同,理顺审管衔接、重大事项会商等机制,构建审批和监管全程联动有效监督机制。加快“千村便民服务站”建设,推进 18 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增加 103 项特色帮办代办事项,力争全市 858 个村全部建成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覆盖率达到 100%。强化队伍保障,注重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民宗旨教育、服务礼仪教育,努力锻造一批行要有规矩、做要有分寸、为要有本事、说要有水平、办要有规范的政务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