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2月24日
            
        
        焦桥镇
产业振兴富乡村 多元发展谱新篇
□通讯员 刘晴晴 报道
焦桥讯 走进位于焦桥镇小赵村的肉食鸭养殖基地,六个整整齐齐盖着“毛毯”的鸭棚映入眼帘。据了解,该养殖基地占地12亩,每个鸭棚可养殖肉食鸭1000多只,家禽在棚内分散四处,有的在嬉戏打闹,有的在寻找食物,无一不“精力十足”。
焦桥镇小赵村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峰感慨道,“我们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选择的经营模式是与省内外肉食鸭加工企业签订合同的形式,在供苗、饲料与技术、保价回收等方面提前做好约定、签订合同,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很多风险。今年初村书记找到我,村里以12亩土地承包费入股,成立村集体发展产业项目,我心里更有底了,现在咱只要专心养好鸭,收入更有保障,生活就有奔头。”王大哥脸上堆满笑容。
焦桥镇一直就有养殖的传统,孙庄村、道口村等多个村庄依托丰富的饲料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养殖户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从鸭苗的引进、饲养到成品鸭的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山药种植作为焦桥镇的传统农业项目,在产业振兴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年初,焦桥镇前三村党支部领办的乐家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立足自身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引进山药种植,种植山药20余亩,亩产5000斤左右,给村里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咱前三村的山药口感软糯,肉质绵密,药食同源,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等功效,营养价值非常高。山药地日常管理需要很多的人工,包括挖沟、铺苗、平时的除草打药,尤其是刨山药,这样一来就能解决村里部分不能出去干活的劳动力,年纪大点的都让他们来合作社干活,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目前山药主要销往大型超市和酒店,供不应求。”前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建国说,“明年我们准备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调动社员积极性,让更多的社员受益,集体增收。”
“托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焦桥镇还有十几个村庄大力推广山药种植,现如今,山药也成为了焦桥镇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焦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赵海涛说道。
在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同时,第三产业也随之发展。西营、张官、刘桥、西直和西夏村是5个拆迁上楼村,统一搬到了环境优美的胜利社区,5个村党支部通过跨村联建项目成立了兴众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
“我们的服务公司聚焦居民生活中的各类小问题,及时提供上门服务,涵盖燃气灶电池更换,水电维修、家政服务等多领域,同时还承接社区内的绿化修缮、暖气维护等项目,这些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居民的生活困扰,还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焦桥镇西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学峰向记者介绍道,“公司将盈利投入到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中,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样一来,让搬迁的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归属感与幸福感,为搬迁后的乡村生活注入了新活力。”
各展其长,才能做好产业振兴大文章,焦桥镇党委书记王平表示,焦桥镇将继续坚持产业振兴战略,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种植业、养殖业和服务业上探索发展多元发展新路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奋力谱写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