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30日

邹平迎来金秋丰收季 特色农业铺就共富路

□ 通讯员 孙冲 报道

 

本报讯 金秋时节,邹平市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南部山区颗粒饱满的“鹤伴珍谷”小米,一直到黄河岸边香甜软糯的“老齐东”无花果,各类特色农产品陆续迎来收获季,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销售,在忙碌中收获满满的幸福。

邹平市南部长白山脉绵延起伏,在位于山脚下西董街道大杨村的“鹤伴珍谷”小米种植基地里,600余亩谷穗迎风摇曳,颗粒饱满的谷粒透着金黄,农户们穿梭田间忙着收割、脱粒,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天气好、雨水足,基地还免费提供谷种和技术指导,产量比往年高不少,咱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种植户马用刚的话语里满是丰收的喜悦。这份丰收的底气,既源于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面环山、两侧邻水的地理优势,搭配温润气候与肥沃土壤,为小米生长提供了天然“沃土”,更得益于严格的品质管控与品牌建设。

据了解,短短三年间,“鹤伴珍谷”小米先后斩获“粤港澳大湾区”认定产品、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山东农技”杯小米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品牌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节节攀升。

该基地负责人李钦伟高兴地介绍:“去年基地营收150余万元,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今年我们又改进种植技术、强化规范化管理,产量预计比去年提升10%以上,还靠网络直播拓宽了销路,让‘鹤伴珍谷’走向全国!” 

“西董本来就有种植小米的传统,我们依托国有平台,整合了闲散土地与劳动力,实现小米种植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的转变,种植规模从最初的60亩扩展至600余亩,下一步计划扩建小米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即食小米产品,让‘鹤伴珍谷’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该街道经济发展办副主任尹梦迪介绍。

邹平,南有群峰竞秀的山脉,北有奔腾的黄河穿境而过。在黄河岸边的台子镇“老齐东”无花果种植基地里,同样热闹非凡。负责人赵高修穿梭在大棚间,仔细检查着“波姬红”无花果的成熟度:“这个已经熟透了,得赶紧采摘送冷库预冷,下午就要发往上海!”

得益于北依黄河的地理优势,当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为无花果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如今,这个基地已发展至300余亩,拥有146个塑料大棚、8个新型冬暖式温室大棚,引进20多个国内外优良品种,还被山东省林科院认定为无花果良种选育基地。凭借过硬品质,“老齐东”无花果屡获殊荣,“波姬红”“金傲芬”等品种先后拿下全国无花果产业发展大会金奖、北京世园会优质果品大赛铜奖等荣誉,赢得行业高度认可。

无花果鲜果储存期短,怎么办?“我们建设了1500立方米冷库来延长保鲜期,还引进烘干机、脱皮机等设备,研发出无花果发酵酒、果茶、果干等深加工产品,形成‘鲜果—冻果—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已经突破500万元。”赵高修介绍说。

同时,基地也大力引导种植大户发展采摘观光农业,创建精品采摘园,推动特色农产品温室大棚建设等项目,当地还以无花果深加工为龙头,带动冰葡萄酒、面粉加工等项目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从“鹤伴珍谷”小米,到“老齐东”无花果,邹平市立足本地“南山北水”资源优势,正以科技赋能农业、以品牌提升价值、以融合延伸链条,持续深耕特色农业,不断擦亮农业品牌、壮大产业规模,让特色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